南繁育種正當時,孕育豐收新希望

  • 2025-04-15 15:22:54
  • 來源:
  • 104

隨著2025年南繁育種工作的開啟,東亞種業的科研工作者投入到科研育種一線,緊鑼密鼓的開展選育工作。遼寧東亞種業有限公司充分發揮玉米生物育種全國重點實驗室的作用,運用分子標記輔助技術等先進技術在這個南繁季播種1萬4千余份玉米新材料。未來更是要將生物技術與常規育種在南繁基地結合起來,推進育種研發能力提升,加速新品種研發進程,為企業更好更快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東亞種業的南繁科研育種基地于200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大大提升了公司的品種研發效率。近年來,公司累計投入研發經費3億元,大力開展新品種培育工作,累計在全國共審定了玉米品種1421個(次),包括東單1331等國內優秀品種,每年有近10-20項科研成果推廣應用。

東亞種業的南繁科研育種基地于200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大大提升了公司的品種研發效率。近年來,公司累計投入研發經費3億元,大力開展新品種培育工作,累計在全國共審定了玉米品種1421個(次),包括東單1331等國內優秀品種,每年有近10-20項科研成果推廣應用。其中東單1331被國家農業農村部發布的《國家農作物優良品種推廣目錄(2023年)》確定為成長型玉米品種之一,也是全國推廣面積排名前十的品種之一,通過東華北、黃淮海、西北、西南四大區國審及青貯國審,適宜在25省(直轄市)種植,籽粒產量平均畝產900公斤,水肥充足地塊平均可達1150公斤,刷新了全國多地高產記錄。同時因為高抗性及遠超國家一級標準的淀粉、粗蛋白含量,各大牧場年種植面積超百萬畝,在各地表現出優秀的抗逆性和豐產性,為遼寧省乃至全國適宜種植區域糧食的增產增收作出了貢獻。東亞種業屬于全國最早一批在海南建立自有繁育基地的公司,是當年遼寧種業開拓精神的一個縮影,很有代表性意義。公司會在黨和國家的支持下繼續加強各種作物尤其是玉米品種方面的研發和推廣力度,踏踏實實提升品種的產量抗性,為打好種業翻身仗加油助力,為種業強國戰略做出貢獻。